English

陈鸿璧,一位被遗忘的近代女翻译家

1998-06-1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在近代翻译文学家中,女翻译家寥若晨星,比较知名的是福建的薛绍徽。薛绍徽是一位女诗人和女学者,著有《黛韵楼诗集·文集·词集》八卷、《外国列女传》七卷,编有《国朝闺秀词综》十卷等。她因其丈夫陈寿彭(曾随其兄、著名外交家陈季同出过国,通英文和法文)的关系,曾于1900年翻译了法国儒勒·凡尔纳(JulesVerne,1823—1905年)的科幻小说《八十日环游记》,署法·房朱力士著(系儒勒·凡尔纳不准确的音译),薛绍徽女士译,庚子(1900年)经世文社刊。这是我国翻译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也是法国科幻小说大师儒勒·凡尔纳作品的第一个中译本,弥足珍贵。但认真考究起来,这部译作并不是薛绍徽独立完成的,正确的说法是:陈寿彭口译,薛绍徽笔述。而真正独立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女翻译家首先应当说到陈鸿璧。

陈鸿璧这个名字,现在连学界知道她的人也不多了,但在近代她是一位颇有点名气的女翻译家。本世纪初她就开始翻译文学作品,曾在《小说林》上发表过长篇翻译小说三种:即英国佳汉的科学小说《电冠》、法国加宝尔奥(EmileGaboriau,1832—1872年,今译加博里奥)的侦探小说《第一百十三案》(LedossierNo.113)和佚名的历史小说《苏格兰独立记》,前两部小说的翻译已不用章回体,用分章的形式,亦无章回体开头、结尾的旧套。陈鸿璧还以《印雪?簏屑》为总题编译了一些有关外国风土民情的逸闻奇事。以上这些译作均发表于《小说林》杂志上。《小说林》创刊后,全部12期,每期都有陈鸿璧的译作。创刊号上同时推出了她的三部长篇译作。众所周知,《小说林》是近代四大文学期刊之一,它的品位在当时的杂志中是比较高的。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杂志上,陈鸿璧受到如此特殊的青睐,由此不难想像她在《小说林》编者心目中和当时译坛上的地位。故我设想:陈鸿璧不是欧美留学生,就是当时的教会学校的毕业生。她至少精通英文,也可能通法文,当然,也不排斥她译的法国小说有自英文本转译的可能。陈鸿璧除在《小说林》发表译作外,在这之前,上海小说林社1906年还出版过她译的英国维多夫人著的侦探小说,总题为《印雪?译丛》。又,上面提到的《苏格兰独立记》和《第一百十三案》这两部小说因《小说林》杂志停刊而未能载完,上海小说林社又为她出版了单行本,后者改题为《一百十三案》(1911年刊)。除以上译著外,陈鸿璧还译过美国白乃杰的《盗面》(与张默君合译,1911年,广智书局、群益书局、千顷堂三家同时发行),英国查克的《裴乃杰奇案之一》(与张默君合译,1911年,广智书局出版)。陈鸿璧翻译的作品有历史小说、科学小说,但更多的是侦探小说,小说的译文虽仍为浅近的文言,但文字通畅、流利,也比较忠实于原著。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她的译文重视心理描写。在当时的翻译中属于上流译作。

可惜的是,对于这样一位在翻译文学上很有成绩的女翻译家的生平了解甚少,我依据她是近代著名画家陈抱一的姐姐,知她系广东新会县人,是梁启超的同乡,但对她的学历和精通外语的情况,至今不清楚。正因为如此,以至引起一位对中国近代翻译文学颇有研究的日本学者中村中行先生的怀疑,他认为:陈鸿璧也像周作人早期发表翻译文学作品时化名为“碧罗女士”一样,是一位男性译者的“假藉”(详见《清末探侦小说史稿》,刊日本《清末小说研究》总第4号,1980年出版),这个结论当然是不正确的。因为我最近查到:陈鸿璧辛亥革命后曾任《大汉报》(苏州)的主笔,《妇女时报》第5期(1912年1月23日出版)上有她的画像,题为苏州《大汉报》主笔陈鸿璧女士;她还在《神州女报》第1、2期上(1912年11、12月出版)发表过《苏州光复之真相》。她的女友、南社著名女诗人张昭汉(字默君)有诗题云《丁巳(1917)仲春偕陈鸿璧、吕碧城、唐佩兰诸君探梅邓尉率赋十三章以志鸿爪》(《妇女时报》第21期,1917年4月)。由以上发现,陈鸿璧确为一位具有革命思想的进步女性。对于近代这样一位有成就的女翻译家,今天已很少有人知道了。我因为近年来讲授和研究《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关系,四处寻找有关她的生平史料,也曾专门致函陈氏故乡广东新会县的朋友,他们回答不知其人。这使我感到有重写这篇小文的必要:一则聊作纪念;再则,更主要的还是希望了解陈鸿璧生平和创作成就的朋友们,能为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研究提供一点史料。倘能抛砖引玉,那实在是我最大的奢望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